诸热药皆燥,惟有硫黄热而不燥。气陷于下焦,则白带。
经曰∶得炅则痛立止。诸热药皆燥,惟有硫黄热而不燥。
又必新入之食,尚为完谷,故可用吐,若经宿之后,将为燥粪滞于胃中,便宜攻下,岂可尚水调下一、二钱。叙曰∶鼓胀是虚中之实,宜分气、血、虫、食而治之,以朝宽暮急,能食不能食而辨之。
革乃自饮马溺,其疾亦愈。且吐必有汗,故并可治风治黄。
是方也,韩祗和、李思训、朱奉议咸用之矣,使据丹溪翁不必分五,同是湿热之言,而执其方以疗之,则药与证不相反耶?得之膀胱急,小腹满,额上黑,足下热,因作黑疸。
厨家造索粉,杏仁近之即烂。苦参主心腹结气,故足以治时热狂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