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动其痰眩晕嘈杂加山栀、芩、连。此方之用地骨、生地,能清骨中之热。
其症必腹中疼痛,小便时如刀刺,阴门必发肿,面色必发红,日久必黄瘦,饮食必兼人,口中必热渴,饮以凉水,少觉宽快,此胃火太旺,与命门、膀胱、三焦之火合而熬煎,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,断是火热之极之变,而非少有寒气也。又治疟寒多热少。
然治痰必至耗气,气虚而痰难消化,胎必动摇。 胸中酒食停积,或被人劝饮过多,心下胀满痞膨,只用盐花搽牙,温水漱下,即安。
一方先吐血,后见痰嗽。怀胎而火胜若此,非大剂何以能蠲,火不息则狂不止,而胎能安耶!况药料虽多,均是滋水之味,益而无损,勿过虑也。
以槐花炒为末,敷之止。故任脉虚,则带脉坠于前;督脉虚,则带脉坠于后。
倘膀胱无肾气之通,则膀胱之气化不行,水湿之气,必且渗入胞胎之中而成汪洋之势矣。或服当归补血汤,接续气血命能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