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婴儿乳食过多,不能运化,蕴热于内,达于肌表而生。初服防风通圣散加枳壳、蝉蜕,血燥遇晚痒甚,夜不寐者,宜服消风散,外敷二味拔毒散。
[3]其形一条居中,共二十一节,下尽尻骨之端,上载两肩,内系脏腑,其 两旁诸骨,附接横叠,而弯合于前,则为胸胁也。[6]故必分许浅浅刺之,使邪去而正不伤,荣卫得和,则病除矣。
[6]从少府穴循小指之内,出其端,少冲穴而终, 以交于手太阳小肠经也。针八分, 留七呼,灸七壮。
其臼接臑骨上端, 俗曰肩头。凡物独出之首,皆名曰头。
[3]从支正出肘内侧两筋间,小海穴也。脊骨外小而内巨 ,人之所以能负任者,以是骨之巨也。
注:[1]少府穴,主治咳疟久不愈,臂酸,肘腋挛急,胸中痛, 及妇人阴挺,阴痒,阴痛;男子遗尿,偏坠等证。[38]转关者,辘轳转关也。